古物背后的故事

在我国,曾经有很多珍贵文物都被国家精心地收藏起来。当然,也有一些人无私地将文物奉献给国家。例如曾经一个老人留下了传家宝,却被扔进箩筐里15年,直到子孙们将这珍贵的传家宝无偿奉献给国家,才使得它重见光日。如今已经成为了镇馆之宝,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古物呢?

船家两幅珍贵古画被扔进箩筐,15年险些被烧掉

其实这件文物起先并不起眼,但它却被专家估值10个亿。时间要追溯到1983年,当时一名叫邵泽波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大庆油田水电厂,负责当地的水电管理工作,此后他渐渐地与厂里人熟悉了,并且得知厂里有一个员工非常的沉默,不愿与别人交流,其他人也不知道对方是个怎样的人,不过大家隐隐打听到这个人,生活非常不顺,历经了一些波折。

于是邵泽波想要深入的了解他,并且将他叫到了办公室。没想到对方来办公室之后说了一句:什么时候能把东西还给我?听到这里,邵洪波非常的疑惑,他甚至都不知道眼前的人叫什么,更不明白对方指的是什么样的物品。经过一番交流,邵泽波得知对方名叫冯信义,已经在厂子工作10多年了,这个工人所说的物品就是家里留下的两件传家宝。

得知事情缘由后,邵泽波在杂物间对一个框里找到了一个木盒,当他们把木盒打开后,发现里面有两件泛黄的画卷,随后冯信义表示这就是他们家的两件传家宝古画。当时他们将古画打开,发现这幅画非常的精美,但并不知道到底是谁的真迹。于是冯信义表示,他的舅姥爷是长春的一个有名中医,在1932年冯信义的舅姥爷,曾经来到了皇宫。

没过多久,溥仪就因为伪满洲国覆灭开始逃亡,宫里各种人员开始争夺里面的宝物,大家都希望带着一些珍贵宝贝逃回自己的家里。当时冯信义的舅姥爷看到很多人饥寒交迫,于是将这些文物烧掉取暖,随后舅姥爷不忍心这种事情继续发生,于是用5块大洋买下其中的两幅画。时至1959年,舅姥爷突然生病了,于是就将这两幅画交给了冯信义的父亲,并且嘱咐他这两幅画象传家宝一样珍贵。

然而在1966年,因为某些特殊的状况,冯信义的父亲只能将这两部古画砌到墙里,。但随后还是将这件事告知了大家。就这样,这两幅古画被人搜出来了,被封锁在了水电厂的柜子里15年。这一段期间,这两幅古画险些被人烧了,还好由于它被装在了一个破箩筐里,这才幸免于难。于是直到15年后,这两幅画又回到了冯家人的手里。

当时邵泽波找冯信义的时候,冯信义以为对方已知道了真相,于是才说出了那一段奇怪的话。此后经过专家鉴定之后,这两幅画还真是价值连城。经过鉴定,这两幅画分别是《蚕织图》以及《瑶池醉归图》,皆为古代的真迹之作,冯信义自己都没想到作为普通人的他,竟然拥有两个非常珍贵的名画。

两件古画见证绘画艺术,背后故事更耐人寻味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价值连城说的就是这两件文物,这两幅珍贵的名画不仅精美,而且对于当代人研究古代艺术绘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后,这两幅传家之宝最终成为了我们的国宝。现如今,这两幅画已经估值到10亿人民币,正在黑龙江博物馆中展览。

这两幅精美画卷值得我们回味,它作为文物自然能传承历史,然而辗转反侧这么久,它的意义也更加深刻了。这两幅揭示出当时我国哪个时期的绘画水平,更能代表一个家族对于两幅画的守护和坚持。

本文来自作者[沈春东]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eischool.com/sch/1496.html

(3)
沈春东的头像沈春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沈春东的头像
    沈春东 2025年09月27日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沈春东”

  • 沈春东
    沈春东 2025年09月27日

    本文概览:在我国,曾经有很多珍贵文物都被国家精心地收藏起来。当然,也有一些人无私地将文物奉献给国家。例如曾经一个老人留下了传家宝,却被扔进箩筐里15年,直到子孙们将这珍贵的传家宝无偿奉献...

  • 沈春东
    用户092710 2025年09月27日

    文章不错《古物背后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史超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