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

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

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一些冷知识有助于拓展很多层次的知识,那下面我整理了一份关于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的相关信息,一起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1

1、明朝奸臣严嵩,刚步入仕途时,非但不是奸臣,而且非常痛恨奸臣。为了不与当时的奸臣钱宁、江彬为伍,严嵩借丁忧之名回到老家,此后又称病归里,直到10年后才还朝复官。这18条历史冷知识,全部都知道的不超过100人2、“床前明月光”里的“床”其实是指“井上围栏”。古有“乡井”之说,文学作品中也多将有井水的地方比作故乡。宋版的《静夜思》中写作“牀前看月光”,其中的“牀”也有井上围栏之意。

3、东汉末年的名士祢衡以“毒舌”著称。有人问祢衡为什么不去投奔陈群、司马朗,祢衡回答说:我怎么能和杀猪卖肉的人结交呢!有人又问他:“荀彧(曹操谋士,一表人才)、赵融(曹操猛将,饭量大)怎么样?祢衡说:荀彧可以借他的脸去哭丧(意指荀彧是一副哭丧脸),赵融可以让他去当大厨(意指赵融为饭桶)。后来祢衡在一次宴会上辱骂黄祖为“死老头”,为黄祖所杀。

4、唐朝诗人李白的幼子取名叫“颇黎”,即玻璃或者水晶的意思。而在突厥语中,“颇黎”与狼的发音相近。

5、南宋时,民间办丧事非常讲究排场,“以尽力丰侈为孝,否则深自愧恨,为乡里羞”,所以参加葬礼的往往多达几百上千人。有田产的会贱卖田宅,而贫穷者往往举债,以致办完丧事很多人都会破产,终身困不能偿。

6、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证清白,当众脱掉衣服,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这才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

7、我们现在的一日三餐开始于宋朝。在宋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了宋朝,经济繁荣,晚上也没有了宵禁,所以才加了一顿晚饭。

8、北京皇城的正门,在明朝时叫大明门,在清朝时叫大清门。民国成立后,欲改叫中华门,于是工人把石匾拆下,想翻过来直接在背面刻上“中华门”即可,待将石匾拆下后发现背面竟是“大明门”。原来2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

9、宋朝时,街头有卖一种叫做“冰酪”的冷饮,诗人杨万里曾用“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冰酪。

10、我国有史可查的最长寿的人,是福建省永泰县的陈俊。据清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12卷记载:陈俊生于公元881年的唐僖宗年间,卒于公元1324年的元泰定年间,活了443岁。不过这一记载仅见于县志,可靠性存疑。

11、菠菜是唐太宗时从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因其源自波斯(今伊朗),所以刚传入中国时,叫做波斯草或波薐菜。

这18条历史冷知识,全部都知道的不超过100人

12、三国名将关羽的武器其实不是青龙偃月刀,根据文献记载,偃月刀直到宋朝时才出现, 三国时的刀为窄而直的刀,长度仅为1米左右。《三国志》中也记载:(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可见,矛和短刀才是当时将领该有的配置。

13、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su)先后获封吴王、周王,不过这位王爷并未安于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对潜心研究医药学,先后编著了《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著作,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唐朝人酷爱喝茶,爱到什么程度呢?“穷日尽夜,累日不食由得,不得一日无茶也”,也就是说白天黑夜都在喝,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茶。

15、乾隆为了推行文化专制,在修《四库全书》时,共焚毁各种书籍达71万卷之多,是历代王朝中最大规模的一次“焚书”行动。

这18条历史冷知识,全部都知道的不超过100人16、“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原本是个褒义词。因为明朝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所以衣冠禽兽指代官员。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官员,欺压百姓,“衣冠禽兽”开始有了贬义。到清朝时,“衣冠禽兽”完全贬义化,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17、南唐后主李煜礼佛极为虔诚,曾亲自动手削竹片制作僧人如厕用的厕筹,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以免划伤僧人屁股。

18、清朝时,皇子公主均称呼自己的父皇为“汗阿玛”,康熙时的众多满汉正式奏折中也读为“汗”,所谓“皇阿玛”是晚晴时被彻底汉化后才有的叫法。

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2

1、杜甫是真的很忙

之前网络上有个爆红的梗叫“杜甫很忙”,实际上杜甫确实很忙,他不敢“闲”。因为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古人有避尊长讳的讲究,杜甫一辈子写了几千首诗,保存下来的有1500多首,但没有哪首诗里面出现过“闲”字,人家可以“闲听桂花落”,杜甫不敢。

2、青楼是管仲发明的

管仲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曾经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仲创造性地设置了青楼,把那些女奴隶和女战俘收集起来,成立国营青楼,于是其他国家的商人都纷纷跑到齐国做生意,齐国的财富一天比一天多,后世青楼都把管仲奉为祖师爷。

3、历史上有过一场男版东施效颦

潘安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也是。但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左思的'长相却十分丑陋。潘安驾车出门,那些妇女、姑娘都向他车里扔水果和鲜花,左思听说后,也驾着车到处跑,结果那些女人都向他吐唾沫,左思只好伤心地回家了。

4、司马相如为了追星改名

司马相如是汉朝名人,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但司马相如的原名叫“犬子”,他父母特意取了个低贱的名字,为的是好养活。结果司马相如长大后,觉得这名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加上他太喜欢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于是改名司马相如。

5、宋朝的男人特别喜欢带花儿

宋朝的男人热衷于在头上戴花,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风靡全国,人人都是小公举。皇帝还会亲自赐花给臣子戴,作为一种荣耀。有一回王安石、王珪、韩琦、陈升之4个人聚会喝酒赏花,把一种叫“金带围”的芍药花剪下来插在头上,结果后来4个人都做了北宋的宰相。

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3

1、你知道吗?渔民每次出海捕鱼把鱼逮到船上的时候鱼也是回晕船的!

2、古人没有卫生纸,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股?

古人大便完后,用小木片、竹片来“刮擦”屁股,能不能擦干净也是一说,难道不怕刮出痔疮来?即便是纸张发明之后,因为中国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而且纸张较为昂贵,古人只好继续当“忍者”。直到元代,蒙古人才不鸟你什么爱惜纸张呢,屁股自此得到了“温柔的对待

3、在明朝,有一个叫万户的人

他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希望借助火箭的升力,和风筝的拉力,飞到遥不可及的空中。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这个故事是被记载在古代的奇闻笑谈里面的,万户看似愚不可及的行为被嘲笑了几个世纪。

几百年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纪念这位探索者,将月球后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4、林则徐生平不置恒产,他人问:“何不为子孙计?”,林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5、80岁时娶了18岁的小妾

北宋词人张先,80岁时娶了18岁的小妾。苏轼和众朋友去拜访,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6、净身一般选春末夏初,净身过程要遭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净身的人要像鬼叫似地嚎三四天才能过去。不管一生受多大的坎坷,也要积蓄点钱,把自己丢失的东西赎回来,死以后随身下葬。据说不赎回来,死后阎王爷也不收容,不男不女,六根不全。(这个厉害)

7、孤独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

8、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有6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

9、李东阳送给陈师召一匹马,陈师召只骑了一次就把马还给李东阳,李东阳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陈师召说,往常我骑马回家,一路上能写六首诗,怎么今天只能写两首?一定是这个马有问题。李东阳想了好久,然后说,这马跑得快。

这些趣味历史冷知识,只有1%的历史大神知道!

明清:婚前要检验女子贞洁

明清婚俗婚前验处。明清时期贞洁观念强烈,近乎至酷。女子出嫁时,女方往往派人到夫家打听消息,如果洞房第二天鼓乐喧天,则证明新娘通过了夫家检验,婚礼会一切照常进行。

否则不但不举乐,新娘还会被送回女方家,并索还聘礼,赔偿男方所有开销。女方家也会感到非常丧气,而这位新娘想要再嫁,恐怕已是不可能了。 (《右台仙馆笔记》)

剿灭太平天国差点没曾国藩什么事儿

民族英雄林则徐晚年,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事。当时林则徐刚刚接到咸丰皇帝的圣旨,重新起用他总督广西军事。他在从福建老家赶往广西上任的途中,路上一病不起,与世长辞。

林则徐差一点点就成为镇压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角

明代:骂人有可能被判死刑

明代骂人触犯《大明律》,最严重的可以处以死刑。

举个例子,一般朋友、陌生人关系,骂人判处笞10。也即任何人骂人,如果被告,就最起码要受笞10,这可能会导致皮开肉绽。再如以亲属家庭关系为例,最严重的是骂自己父母、祖父母,也即骂直系长辈,只要长辈一告,就可以处以死刑,但长辈也可以央求从轻处罚。

如果是骂自己直系长辈以外的尊长则处罚比较轻,但也十分严厉:骂外祖父母、伯、叔、姑母之类,可以处罚1年徒刑加杖60;骂亲哥哥、亲姐姐的,要杖100;

百姓骂官吏也要最高处以杖100的刑罚。

元朝伯颜:历史上官衔最长的人没有之一

官衔最长的人是元朝中期权臣伯颜,他权柄最盛时的官衔是:元德上辅广忠宣义正节振武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秦王、达剌罕、中书左丞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万户都总使、虎符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奎章阁大学士、领学士院知经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户哈比陈千户达鲁花赤、宣忠斡罗斯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回回汉人司天监、群牧监、广惠司、内史府、左都威卫使司事、钦察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宫相都总管府领太禧宗禋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宗人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提调哈剌赤也不干察尔、领隆翔使司事。

最正宗的中国情人节:不是七夕!

虽然七夕和元宵都声称自己是中国版的情人节,但真正称得上是中国版情人节的节日叫上巳节,日期是三月初三,在这一天男女相约出游,互赠芍药。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然而,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就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了。

看看古人吃什么,就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幸福了!

至晚在周代之前,中国没有今天意义上的面食,在青海曾经发现过4000年前已经炭化的面条,但是那是用粟,也就是小米制成的。 在汉代之前,不可能有葡萄酒,因为没有葡萄。“苜蓿随天马,葡萄出汉臣。”

葡萄(当时称作蒲桃)是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 而酒类在中国的发展是按果酒——榨制酒(黄酒)——蒸馏酒的顺序进行的,在葡萄没有出现之前,中国人喝的酒大多数是梅子酒和米酒。在南北朝之前中国不存在茄子。

在隋唐之前,中国不存在莴苣和菠菜。这些植物是从波斯和地中海地区传来的。 在宋代之前中国不存在西瓜。在西瓜出现之前,因为藕有微甜味,人们还用藕来作为冰镇水果,也就是“调冰雪藕”。

在元代之前中国不存在胡萝卜。这是由波斯引进的原产于北欧(有人认为是原产于中亚)的胡萝卜。在明代之前中国不存在马铃薯、红薯和玉米。而辣椒也是清朝才开始引入的。

妇好:首次面对外来文明用铁血捍卫华夏民族生存权

古印欧人是大约6000年以前生活在乌克兰平原上的原始民族,是今天欧洲人和浅肤色印度人的共同祖先,随后兵分三路,征服世界。

其中,一支南下来到印度,征服了高等文明印度原住民(深色皮肤),建立种姓制度,世代为统治者。一支西进到伊朗,同样征服当地人。一支东进,穿过河西走廊,来到黄河流域。

这时,中国正值商朝武丁时期。面对强大的威胁(古印欧人是好战的游牧民族,还掌握了当时的高新技术-冶铁),武丁命令妻子妇好率领13000人的军队出征,战争持续三年,最终大破之,彻底驱逐。

由于古印欧人长相怪异(在华夏人眼中)、生活粗陋,称之为“鬼方”。幼年期的中华文明没有像其他的几大古文明一样被征服、被抹杀。

这是中华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初生的华夏文明最危险的一刻,其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本文来自作者[忆轩]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eischool.com/sch/239.html

(10)
忆轩的头像忆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忆轩的头像
    忆轩 2025年09月20日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忆轩”

  • 忆轩
    忆轩 2025年09月20日

    本文概览: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 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一些冷知识有助于拓展很多层次的知识,那下面我整理了一份关于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的...

  • 忆轩
    用户092003 2025年09月20日

    文章不错《历史上的幽默冷知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史超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