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之年是多少岁

期颐之年是活到百岁之人。

期颐之年出自《论语》,原文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不同年龄段在古代的称呼

1、弱冠:男孩20岁。

2、花信年华:女孩24岁。

3、梅之年:至出嫁。

4、而立之年:男孩30岁。

5、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6、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7、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8、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9、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10、耄耋之年:80-90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

拼音:qi yi zhi nian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待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意思是这时饮食起居期待子孙奉养照顾了。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本文来自作者[蓟艺霖]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eischool.com/sch/283.html

(12)
蓟艺霖的头像蓟艺霖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蓟艺霖的头像
    蓟艺霖 2025年09月20日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蓟艺霖”

  • 蓟艺霖
    蓟艺霖 2025年09月20日

    本文概览:期颐之年是活到百岁之人。期颐之年出自《论语》,原文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

  • 蓟艺霖
    用户092007 2025年09月20日

    文章不错《期颐之年是多少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史超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