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体系的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原则

1.旅游形象定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方性,客源市场、竞争环境。

地方性分析:“任何旅游地都具有其自身的地方特性,或称地格”。旅游地旅游形象定位首先来源于地方独特性,是旅游地综合性、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三维时空组合。因此,地方性的确定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积淀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自然地理特征的研究。“一个地方是否在地理特征方面具有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特征,或占有特殊地位,都有可能被强化开发为地方形象,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事物”。其次是历史文化特征的研究。地方性的研究还需要对“旅游地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分析,寻找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古代文化背景,作为地方性的重要构成要素”。最后是对社会心理积淀的研究。人类的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生活在某一区域中的人代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同的生存环境使得他们的社会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呈现出相对一致性,而这些也是构成地方性的重要方面。

客源市场分析: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新的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出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旅游目的地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客源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首先,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动态,理解旅游者的消费爱好;其次,确定目标消费者群体,认真分析潜在旅游者的社会构成、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等因素;最后,根据客源市场特征对旅游资源进行筛选,生产出适合旅游者旅游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

竞争环境分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新的旅游目的地不断涌现,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只有少数旅游地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大部分旅游地旅游资源一般并且近距离旅游资源类似的现象很普遍。这样,大多数旅游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找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避免与那些和自己资源类型和条件相似的旅游地成为直接竞争对手。

2.定位的一般方法。

由上可见,旅游形象定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对旅游形象定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首先,认真分析旅游地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挖掘出旅游地的地方独特性;其次,深入调查旅游客源市场,选定目标客源市场,针对目标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筛选和加工;最后,分析旅游地的竞争环境,找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根据旅游形象定位因素综合分析结果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具体来说,有领先型定位策略、比附型定位策略、逆向型定位策略和空隙型定位策略,等等。在综合分析一个区域(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定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就可以确定其旅游形象定位。 在对一个旅游地进行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以后,就可以紧紧围绕旅游形象定位构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旅游产品体系的一般模式,以便方便、快捷地进行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

旅游产品体系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论认为“物质系统之间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同一层次水平上的诸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相干性关系”。旅游产品系统之间的横向结合度是旅游形象定位,即通过旅游形象定位将各旅游产品系统、子系统和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纵向联系是指系统与从属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旅游产品系统之间的纵向因果链是主题旅游产品,即体现了旅游形象定位的旅游产品。在理清了旅游产品系统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的基础上,可利用简单的线形树状模式图,以便清楚、直观地反映旅游产品体系的结构模式,从而为旅游地构建旅游产品体系提供参照。

什么是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1、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开发性:许多旅游资源在初期并非显而易见,需要经过开发和包装才能转化为实际的旅游产品。比如一些历史古迹需要修缮开放,风景名胜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开放,等等。这就表明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开发来创造。

2、旅游资源可以衍生和延伸:一个旅游资源可以衍生出许多相关的旅游产品和项目,这也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创造性。例如,自然景观可以发展出登山、骑行、飞驰等项目;文化古迹可以发展出博物馆、主题乐园等。这需要本地企业通过延伸和创新来实现。

3、旅游资源可以再包装和再造:许多旅游企业会采取再包装或改造手段,把原有资源转变成全新产品。比如老工业遗址转为文创园区,古建筑改造成特色酒店,等等。这些都显示旅游资源的高度塑造性,可以重塑和再创造。

4、旅游资源的开发依赖于理念和技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企业和管理者的理念,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更新理念。同时也依赖于现代科技手段,需要不停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这使得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是一种可持续的创造过程。

5、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推动资源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创造出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要求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可创造性,可以根据需求变化进行再创新。

资源(resources)通常是指可供开发利用,并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各种物质的来源,按照是否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又可将资源划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一次性资源。旅游资源也是一种资源类型。在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的特定条件下,旅游资源不仅包括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各类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没有特色性的旅游资源,就不可能发展旅游产业。由于旅游产业是新兴产业,因而相对于传统的资源概念,旅游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其确切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难以形成统一的表述,但通常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的狭义旅游资源就是能够有效创造、保持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等。而广义的旅游资源则应包括所有能够促进和产生旅游吸引力的要素。

狭义的旅游资源是单纯从旅游行为的角度考虑。按照传统观点可以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风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现代旅游产业的角度出发则可分为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型旅游资源、特种旅游资源和专项旅游资源等。按照成因或属性,旅游资源又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形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由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所构成的各类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属性;人文旅游资源则广泛、丰富得多,如各种历史古迹、特色建筑、民族风情、特色传统等,这类资源是特定环境中的人们长期活动所形成的艺术结晶与文化成就。狭义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产业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旅游的客体,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因此,某一因素构成旅游资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冲动;第二,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该因素的包容范畴可以不断扩大;第三,资源的开发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保证该因素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广义的旅游资源则涵盖了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狭义的旅游资源仅仅是旅游行为的发生环节,实际上,在旅游产生之前还有大量的支持性旅游资源,如交通资源、科技资源、市场(客源)资源、资金资源等。旅游首先要解决游客的通达问题,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交通设施,交通不便将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在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开通前,从合肥到黄山需要7~9个小时,合肥与黄山之间的旅游活动往返一次需要3天时间,如果2天往返的话,则需在前一天下午3~4点之间上山,第二天中午12点左右下山,在山上只能游玩两个小半天,返回合肥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对于空闲时间只有周末两天的工薪阶层而言,返回后第二天一早就要上班工作,非常疲惫。因此尽管黄山风景区的吸引力巨大,但是由于往返时间过长,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小。而在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开通后,从合肥可以3小时直达黄山,一般旅游团队在中午12点左右即可到上山进行观光活动,第二天12点下山,在下午6~7点即可返回合肥,在风景区的有效旅游时间增加40%以上。由于交通便捷,便开发了黄山“一日游”,即一早出发,于9~10点到达风景区,下午5点左右下山,于晚上10点左右返回合肥,在风景区的有效旅游观光时间与二日游基本相当,因而颇受欢迎。市场(客源)资源是旅游产业生存的基础,没有稳定的客源,旅游景点就不能长期维持。合肥郊区三十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其特色种植业在合肥市场取得一定知名度,逐渐有城市居民自发到该地区交友,当地政府部门适时引导,逐步推出了以采摘农家土菜等为主题的特色农家游,并通过交通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将合肥市的公交线路向该地区延伸,以便捷的交通、无公害特色种养业培育了稳定的城市客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变化,旅游资源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扩大,越来越多的领域被纳入旅游资源的范畴。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保健旅游开始盛行,到一些长寿之乡访问百岁老人、参观中药材博物馆、“森林浴”、“日光浴”等悄然兴起。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也已不仅仅局限于滑冰、滑雪、冲浪、游泳等,又出现了滑沙、滑草、放风筝、田园作业等项目。旅游活动也不仅只局限于地面上,已经开始向水下、高空发展:如乘坐飞机或飞艇体验飞行、观赏风景;潜水观看海底世界;甚至邀游太空也已经成为现实;西安的卫星测控中心、酒泉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也局部对游客开放,成为新的旅游景点;集优美的环境、现代高科技、深厚的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城也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某些现在看来不是旅游资源的因素,很可能以后会成为活跃的旅游资源。

在现代旅游产业中,人们一般更注重狭义的旅游资源,将其列为旅游资源,而不将市场(客源)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科技资源、资金资源等列为旅游资源。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性,为不引起歧义,以下在讨论旅游资源时均指狭义的旅游资源,其他的资源则成为辅助性旅游资源。

本文来自作者[向志远]投稿,不代表史超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eischool.com/sch/367.html

(12)
向志远的头像向志远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向志远的头像
    向志远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史超号的签约作者“向志远”

  • 向志远
    向志远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1.旅游形象定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方性,客源市场、竞争环境。地方性分析:“任何旅游地都具有其自身的地方特性,或称地格”。旅游地旅游形象定位首先来源于地方独特性,是旅游地...

  • 向志远
    用户092111 2025年09月21日

    文章不错《旅游产品体系的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原则》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史超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